
马可欣发现,在百度一刻相册上传照片后,没有提前问询过用户的前提下,一刻相册根据不同人脸信息进行了分类国内十大配资平台,且这一点并没有在《隐私协议》与《用户条款》中说明。她感觉到冒犯与不适。
作为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大三学生,马可欣将百度一刻相册诉诸法院,认为其非法使用人脸信息,并诉求赔偿精神损失费1元,希望能引起行业重视。
11月13日,该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庭。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19日,一刻相册客服工作人员称,一刻相册隐私数据安全跟百度网盘共用一套技术,未经主动共享的文件,他人无法查看,相关工作人员同样无法查看。
【1】发现软件自动用人脸进行分类后感到冒犯与不安
马可欣告诉九派新闻,今年2月,她下载使用一刻相册,上传了数十张包含人脸信息的照片,之后她发现,一刻相册将照片根据不同人脸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处理,而刚打开软件时接受的《隐私协议》和《用户条款》中,却未包含任何关于人脸信息处理的内容,“我第一反应是非常惊讶,会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她查询相关法条后发现,软件在处理人脸信息的照片时,要经过用户的单独授权同意。
马可欣认为,就算是在同意之后,软件也应该有一个撤回同意权,“就是说你可能一开始想要,但是后来不想要了,你也可以将这个功能关闭,但是它也没有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已经构成侵犯我的隐私权了。”
她向杭州互联网法院起诉百度一刻相册,今年3月18日,该案被法院受理。她表示,之所以如此较真,是因为这确确实实涉嫌侵犯隐私,她认为将其起诉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能推动相关软件重视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可以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受案通知书。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在民事诉讼中看到,原告除了诉求判令被告删除非法收集、存储的原告人脸信息,向原告书面道歉,并进行整改,保证不再违规收、存储、使用人脸信息外,还要求判赔精神损失费1元。
马可欣解释,她对个人信息的泄露感觉非常不安,所以才会诉求精神损失费用的赔偿,主要是一个象征性意义,金额的多少并不重要。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她感慨,隐私权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人脸验证,如果遭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
【2】庭审争议焦点围绕此行为是否为对人脸信息的处理
今年3月18日,该案被杭州互联网法院受理。11月13日,该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庭。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九派新闻看到,法院《受理通知》和“传票”中写明,该案的案由是“网络侵权责任纠纷”。
马可欣称,在庭审上,争议主要围绕是否适合使用人脸识别的相关法律,百度方表示其并未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而是用了一个非常粗略的大模型去寻找相似度,有了一个照片聚合的功能,并不是人脸技术,所以说不能适用人脸识别相关的法律,故对这些照片的处理,不能算作是针对人脸信息的处理。
而马可欣觉得,并不是只有跟人脸识别技术相关的法条才有规定关于人脸信息识别的内容,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样提到了对于人脸信息的使用规范性。
在今年4月份,双方进行了庭前调解,在庭前调解后,马可欣发现,一刻相册的《隐私政策》中添加了一个条款:会对照片和视频的信息及其中的形象、地点、事物和文字等元素标签进行识别和智能化分类。并说明,仅提供图像处理和自动分类服务,不会提取识别信息,不会用于识别用途。在提供自动化分类服务时,会申请设备系统的相册权限。
马可欣希望能通过此事推动行业更加合规,她举例,如有些软件在对于包含人脸信息照片的处理,会针对这个功能向用户进行单独授权,默认的状态下是关闭的,只有去点开把它开启,才能去使用。“我其实希望大家明白这种信息并不是随便就能去处理的,还是要谨慎一点。”
九派新闻记者 黄家樑
编辑 万璇 任卓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天瑞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